进口车的严冬
而在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投资人开始担忧进口车“未来钱景”的背后,是进口车市场本身在过去数年间持续“非理性”增长所引发的遗留问题。
“尽管进口车销量每年都在增长,但在最近三年来,进口车销量增长后继乏力已经有明显迹象。其中直接原因是进口车市场需求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陈勇认为,从2011年开始,就有“中国进口车销量将破100万辆”的预期,但实际上,这个喊了多年要实现的目标,直到今年才可能兑现。
从具体销售上牌数显示,2013年1-10月进口汽车市场销售90.8万辆,同比增长9.6%,相比去年全年18.7%的增长,进口汽车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中进汽贸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全年销售增长10%,而明年这一增速将递减为7%。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放缓,另一方面则是跨国车企不断地跑马圈地,疯狂扩张。有数据显示,在最近三年里,包括进口大众、捷豹子路虎、英菲尼迪和斯巴鲁等进口车品牌,都大肆在中国扩张经销商网络。进口大众甚至为了将网点尽快落地到三四线城市,甚至不惜“借用”上海大众渠道开始抢先布点。
然而,当市场需求无法支撑网点扩张的速度和进口车资源供应量时,进口车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危机已然显现。“自今年起,进口车开始进入调整期”,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宏祥看来,造成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整体宏观经济的增速趋缓;二是进口车中比较上量的车型已经或即将国产。其中,占进口量60%份额的SUV产品,由于大量中型和紧凑型SUV的国产化也将失势。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公车采购政策的落地,都令曾经风光无限的进口SUV增长变得不可持续。”中进汽贸董事长兼总经理贾屹如此概括2013年的进口车市场:需求大幅放缓,进口量依然过大,致使整个行业呈现库存过高、价格优惠持续加大、经销商大面积亏损的情况,形成“以价换量”的不良局面。
“由于全球经济原因,跨国公司均把中国市场作为重中之重,而一些品牌的负责人也夸大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不断给中国市场下达过高的销售目标,使得经销商难以承受。”陈勇告诉记者,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期望过高,认为来多少进口车都能消化掉,而负责中国市场的职业经理人出于业绩的需要,也往往夸大这种需求,最终导致供需层面深层次矛盾。
据贾屹透露,虽然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行业开始下调供给、降低库存,但是进入今年三季度,行业库存总量仍有所反弹,截止到2013年10月,行业库存达3.2个月左右,处于高位。这让进口车经销商不得不靠价格战来降低库存,但这也带来了进口车经销商盈利状况的持续恶化。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