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其中最值得汽车行业重视的是:按照《条例》要求,党政机关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自建国以来公务开支方面的最大改革,其力度相当大。公务用车每年花费大量经费,不仅造成公共财政资源的浪费,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特权的象征,损害了政府形象。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是公务接待费的4倍。其实,公务用车支出决不仅仅是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各个政府部门内还养活了一个专门为高官服务的特权司机队伍。此辈人不仅只听少数几个官员的招呼,而且公车私用也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学校、研究机构的公车也为少数几个领导所垄断,成为变相私车。因此,下决心撤裁一般公务车,成为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措施。
但是,笔者也有些担心,这一好政策能够得到落实吗?首先是如何界定“一般公务用车”。如果不能准确界定,实际减少的公务用车数量将是有限的。各级政府部门肯定有积极性出台五花八门的解释,使改革落空。
其次是如何确定公务用车减少后,各级政府官员的用车补贴方式和数量。如果像某些地方政府已经推行的试点那样,动辄补贴几千元,还不如让他们坐公务车去乱逛。
再其次,公务用车取消后,政府购买公务用车服务,以什么标准购买?仍然有待落实。如果允许租用高档轿车,实际支出不会减少太多。
最后,如何监督地方政府的落实。按照目前的规定,只有部一级干部才有专车。那么到地方政府,只有省一级才能配备专车。笔者很难想象目前坐着豪华专车的诸多市、县领导,诸多国企老总能够真正选择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己掏钱买车。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顾虑,从中可见使改革收到实效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当然中央如果下了决心,还是能办到的。但愿笔者是杞人忧天。希望中央有关部门在落实公车改革时,能够多听听下面意见,早日推出能够落实,能够有效监督的实施细则。
公务用车使汽车行业失去了通过公务用车国产化,支持自主开发的“抓手”。笔者不能不为二十余年来在这一问题上拖延、争论、犹豫,坐失以千亿人民币的规模扶持自主研发汽车,发一浩叹!希望在省部干部专车上,坚决采用国产汽车,以弥补于万一。省部干部专车虽然数量少,但是却足以支撑起自主开发产品的门面,提高自主开发产品的声誉。希望有关部门勿因数量少而忽略,勿因善小而不为!
版权授予搜狐汽车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