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开始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江淮,继续变革。8月9日,在江淮和悦A30的下线仪式上,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刚公布,江淮将原有的轿车和多功能车两大营销分公司进行整合,成立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营销公司。
对于一个在业界素以“稳重”著称的车企而言,激进变革成为其近几年来的新标签。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悖论,江淮的用意却不言自明。
然而,现实似乎并没有按照预期的进行。事实上,从江淮的灵魂人物左延安全身而退之后,江淮的道路并不顺畅。伴随着激进的变革,业绩起伏的背后也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明确而坚定的方向,或许是江淮现任掌舵者安进最为重要的课题。
变革
事实上,对于江淮而言,变革应该已经是至少这两年来用得最为频繁的词。而从2009年发布大乘用车战略后,乘用车板块一直在调整。
去年1月,安进接替左延安担任江淮集团董事长后,再次对乘用车业务实施战略重组,推出和悦、瑞风和星锐3个品牌。去年年底,江淮乘用车发布以客户为导向的“瑞风+和悦”双品牌运营战略,被称作是继江淮汽车发布江淮大乘用车战略的深化与升级。
对于这一轮的变革,严刚称江淮乘用车存在资源分散等症结。他认为在过去的营销体系中,瑞风属于多功能商用车板块,和悦属于轿车板块,品牌的传播、公关、运营由两个团队分别进行,这导致有限资源分散,品牌力也被分散了。营销公司整合后,公司内部的公关、市场、传播等资源将有效统一协同。但值得注意的是,频繁的变革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却是问题。
危机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江淮还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7.35万辆(套),同比增长16.82%。其中,轿车销售6.79万辆,同比增长14.19%。
但需要正视的是,漂亮的业绩并不能掩饰存在的问题。3·15风波延续之久、影响之深是出乎江淮意料的。据其4月份产销数据显示,当月公司轿车销售同比下降31.23%,而这是江淮进入2013年以来轿车销量出现的首次下滑。
对此,事后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在接受采访时也坦承:“在49年的发展历程中,江淮从未遇到过如此严重的品牌危机。”
但这并非一日之痛。品牌危机背后折射出的是江淮对于风险的抵抗力依旧疲弱。事实上,更进一步说,在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后,江淮的品牌力却并没有得到提升。
原因在哪儿?似乎并不难理解。在江淮将力气全部放在激进变革的背后,恰恰忽略了最为本质的用户。时隔5个月,项兴初也表示,危机之后江淮内部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并与其海外市场的反差进行对比,“江淮在巴西市场卖得好,部分原因是巴西经销商非常重视客户的抱怨,巴西的经销商来中国出差都用手机邮件管理客户投诉。”
方向
对于江淮而言,或许改变的不应仅仅是组织架构、产品质量、服务态度这样“面儿上“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方向,即:江淮要往哪里去。此前,在左延安卸任前后,业界曾普遍质疑后左延安时代江淮路在何方。如果说左延安时代造就了这样一个既有特点又有风骨的独特地方国企,并一直致力于其自身的独立性,那么从安进接手江淮后的总体方针来看,依旧是延续左氏的这一路线。
然而,亦能够发现的一个鲜明问题是,尽管在左氏执掌后期也开始激进寻求合作、扩张,但这一思路始终未曾脱离江淮稳健路线。相较而言,在江淮近一年多的变革中,却始终给人以摇摆错乱之感。
如果说早两年间江淮东突西进最大的课题在于做大自己以免于被兼并,那么现在兼并重组已经是次之的问题。据业内人士分析称,鉴于江淮多年来的积极抗争,安徽省国资委已经对江淮、奇瑞合并之事疲于推动,也有顺其自然之意。在此前提下,如何延续左氏路线,制定明确而坚定的方向是江淮必须做出的选择。